- Home
- 新聞動態
- 【中國有色金屬報】豫聯集團:搶抓“一帶一路”新機遇,打造國際高端新標桿
【中國有色金屬報】豫聯集團:
搶抓“一帶一路”新機遇,打造國際高端新標桿
豫聯集團作為俄資在中國境內最大的民間投資項目,在中俄兩國政府及高層領導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下,不斷加快科技創新及產業轉型升級進程。隨著該企業核心轉型升級項目高精鋁項目的建成投產,豫聯集團成為了中俄經濟合作領域創新項目的典范,豐富和充實了“一帶一路”國際經濟合作的內涵。“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會議的勝利召開,為豫聯集團未來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更高層次的發展機遇。
豫聯集團董事長賀懷欽表示:“我們作為河南省鋁工業轉型升級示范性企業,已從傳統鋁電企業成功轉型為煤、電、鋁及鋁精深加工全產業鏈的國際化高端鋁合金新材料企業。目前我們正搶抓‘一帶一路’新機遇,進一步發揮國際產能和經貿合作的市場潛力,著力打造國際高端新標桿,為加快建設河南先進制造業大省做出新貢獻。” 2016年,該企業經濟效益比上年同期增長310%;實現銷售收入321.4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0.51%;納稅4.7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1%。今年前4個月,豫聯集團持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經濟效益不斷提升,實現銷售收入115.3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2%,納稅近1億元。
高精鋁產品
打造高端制造標桿企業
近年來,豫聯集團作為中國鋁行業供給側改革的積極推動者和直接受益者,率先完成了去產能任務,率先實現了實質性產業轉型,“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高精鋁項目于去年11月建成投產,目前進入增產增效、大力開發國際國內高端市場階段。該項目是中國鋁工業轉型升級標志性項目,主要設備全部由德國西馬克、西門子等國際一流企業制造,采用“1+4”鋁板帶熱連軋+冷軋生產技術,代表著當今世界最高鋁精深加工水平。項目立足于節能、環保、規模化、批量化、高端化生產模式,產品著力實現“高端行業使用、高品質保證、高附加值”。
在國際化高端市場競爭領域,豫聯集團鋁精深加工產品具備六大行業領先優勢:一是所使用原鋁由內部電解鋁廠直接供應,冶煉環節嚴格控制,從源頭上就決定了原鋁的純度和穩定性;二是擁有世界一流的裝備優勢,集全球頂尖設備之大成。如德國原裝扒渣車,最大程度降低爐內含渣量;瑞士ABB非接觸式電磁攪拌與側壁伸入式精煉系統完美配合,提供優質潔凈的鋁合金熔液;德國光譜分析儀以萬分位的計量單位,使合金成分更加準確;采用美國Wagstaff鑄造機,最大鑄錠規格可達640×2410×9100mm;日本SNK臥式銑床,保證銑削精度、粗糙度及表面質量;粗軋機采用德國西馬克2560mm可逆式軋機,精軋機采用四機架配置,可生產1、3、5、6、8系鋁合金,最寬可軋制2410mm寬幅卷材;熱精軋采用獨特的四輥CVC軋制技術并配備自動溫度、板型、厚度控制等先進方式,使帶材力學性能、板凸度、楔形及厚差等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板凸度可在0.2-0.8%之間控制;冷軋由德國西馬克2500mm單機架、2500mm雙機架組成,配備瑞士ABB電氣控制系統,保證帶材厚差、板型和終軋溫度需要。三是強化精品意識,每種產品都制定了近200項質量控制標準,能夠將產品厚度范圍控制在正負1微米左右,確保鋁板精度;四是產品力學性能較強,板帶材力學性能、板凸度、楔形及厚差等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五是冷軋卷根據客戶要求不同,無論怎樣加工,最終的每一個小卷都能實現唯一的身份識別,對應最初的鑄錠,實現客戶的“私人定制”需求;六是引進全球高端技術人才團隊與培育企業自身的技術領先人才相結合,為打造高端制造標桿企業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
目前,豫聯集團控股子公司中孚實業被認定為“河南省質量標桿企業”,鋁精深加工產品獲得了中國、美國、英國及挪威船級社產品認證和TS16949汽車板認證,取得了歐盟市場通行證,具備了壓力容器用鋁板帶產品向歐洲供貨的條件。罐體、罐蓋料、拉環料、高檔鋁箔坯料、汽車板、艦船板等高性能鋁合金板材已走出國門,開始在全世界廣泛銷售,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家用戶建立了供貨關系,海內外市場訂單充足,成為了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今年前四個月,豫聯集團瞄準目標產品,發揮設備性能優勢和技術資源優勢,積極推動精益管理,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國際市場對公司產品贊譽有加,市場開發穩步推進。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加快實施,豫聯集團高精鋁產品在進軍俄羅斯、意大利、土耳其、阿聯酋、伊朗、波蘭、日本、越南、印度、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巴西、智利等國家鋁精深加工高端市場的基礎上,將快速進軍全球市場,形成“買全球、賣全球”的產品營銷格局,著力打造國際鋁合金領域知名品牌,成為支撐企業未來10多年的增長優勢、轉型優勢和創效優勢,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民提供高端供給,實現國際經濟合作領域的共贏多贏。
打造銀企共贏標桿企業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就維護金融安全時指出,要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金融環境,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積極規范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加強信貸政策指引,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先進制造業等領域的資金支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撰文稱,搞好“一帶一路”建設的投融資合作,需要著力搭建利益共同體,充分調動沿線國家的資源,加強政府和市場的分工協作,堅持以企業為主題,市場化運作,保持投融資的可持續性,真正實現共商、共建、共享。
切實降低金融風險,實現金融“脫虛向實”,無疑是當前國家倡導的重要經濟發展思路。在此方面,豫聯集團與金融機構的雙贏合作起到了率先引領作用。為實現銀企合作的長期共贏,去年10月31日,在中國銀監會、河南銀監局的主導下,由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牽頭,省內21家銀行成立了豫聯集團債權人委員會,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作為債委會主席單位,全體債權銀行一致表決通過了“銀行不抽貸、實行基準利率、短期貸款置換為中長期貸款”三個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目標,為豫聯集團的債務優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債委會成立以來,在河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南銀監局和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為債委會工作的平穩運轉起到了保障作用。期間,中國銀監會、河南銀監局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和中信銀行等單位多次到豫聯集團調研,為短期三目標的落實執行和中期目標置換非銀融資方案的制定起到了良好推動作用。業內權威人士表示,這個債委會的推進力度在全國不多見,河南僅此一家,具有全國引領標桿示范意義。豫聯集團債委會就是圍繞一個目標,按照市場化原則,規范運作,增強組織的自律性,加強信息溝通,勇于擔當,共進共退,共同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樹立銀企合作的新典范。截至目前,債委會工作前期取得了有效進展,豫聯集團貸款執行基準利率已全部調整到位,財務結構明顯改善,短期償債風險有效降低,利息支出大幅減少,為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提供了有效保障。面向未來,豫聯集團將按照國家銀監會及省銀監局的要求,持續優化財務結構,加快推進非銀業務置換工作,降低企業金融風險,拉高坐標,努力打造成為全省的銀企合作標桿企業,共建命運共同體,實現實體經濟與金融機構的長期共贏。
高精鋁設備
打造“新材料+互聯網”標桿企業
近年來,網絡和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過去六年中國IDC市場復合增長率高達38.6%。預計未來幾年IDC市場增速將穩定在30%以上。到2017年,中國IDC市場規模將超過900億,增速將接近40%。
豫聯集團控股子公司中孚實業擬投資建設河南云計算數據中心項目,該項目規劃總投資22.6億元,設計規模為1.2萬個機柜,平均每機柜供電能力5千瓦,為特大型數據中心,具有強大的數據存儲、處理和彈性部署能力,充分支持云計算、大數據、電子交易等互聯網前沿應用。目前該項